本报讯(记者张翀 通讯员张照龙 张伟)没有借书证,不需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不出工地便可以实现好书共享。近日,在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天津雅湖里项目工地,依托工友服务站开展的“读书漂流”活动和公共读书角,让农民工不用再为没有好书可看而发愁了。
据项目党支部负责人介绍,漂流活动的特色是农民工和项目职工可将自己读完的书,放在公共读书角,供大家自由借阅。获得书架上书籍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继续一段书香漂流,让图书真正“活起来”。
为了使“读书漂流”有序运转,项目部建立了“漂流卡”制度,卡上写有书籍漂流的规则,登记有推荐人、借阅人等漂流信息。项目工友服务站以每月至少2本的频率向工友们推荐书籍,给工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读书模式和体验。
为了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借阅效率,项目部专门设立了“读书漂流”网站,帮助工人在网上检索书籍。建立的“读书漂流”主页和同名微博,两天之内就有超过300名农民工和管理人员关注。“想看书了,没地方借了,谁推荐几本……统统小意思,来领读书漂流卡,帮你解忧愁。”网站公共主页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赢得许多人的转发和共鸣。
“得知项目的这一举措,大家很快就把自己珍藏的好书放到了‘读书漂流’活动中。”孝感昌隆建筑劳务公司钢筋工李强伟兴奋地说,自己和工友自发将漂流书籍归置整理和补充,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谁也不会在书中乱涂乱画,对大家贡献出来的书都很爱惜。
很快,“读书漂流”的名气越来越大,不断集聚的书籍为读书室增添了新的活力。“我几乎每天休息的时候都要过来。”塔吊司机王晓军是“读书漂流”的常客,每个周末都来淘书。据了解,项目工友服务站为了扩大书籍的覆盖面,还准备购置一批书籍,将书籍内容扩展到法律知识、社会道德、流动人员管理和维权服务等实用层面,成为农民工补充知识的港湾。
(来源:)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