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域智教育林楠
2013年互联网金融行业薪酬概况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搅局者大举入侵传统理财市场,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在悄然加速。而余额宝在创造自身奇迹之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互联网金融热潮。
互联网金融产品在保持股票、基金为主的基础上,逐渐融入外汇、期货、债券、期权等其他金融产品以及宏观经济信息服务,形成更为专业的金融信息服务体系,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站式服务。
互联网金融事件的频发,也引起了政府的极大关注。2013年7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要实现“十二五”后3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而互联网金融被视作一个重要支点。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在《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互联网金融是新兴的商业模式,职位内容与传统相比有很大不同,综合性人才需求升高。然而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风险因素,加之2013年业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业务模式相近,薪酬水平与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相比,总体偏低。
互联网金融产品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在2013年呈爆发趋势,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产品风险性大,推广难度较强,因此,风险控制和产品推广人才紧缺,相对于企业内部其他岗位,薪酬水平较高,但是核心岗位与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相同岗位相比,还是偏低。
由于行业新、企业小、产品乱,相对于已成熟的金融和互联网行业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因此,毕业生起薪也较低。
域智教育研究院分析认为,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除“余额宝”之类的公司有强大背景依托之外,企业普遍年轻、规模小,人员也大多属于边工作边学习阶段。互联网金融业的收入大体与跨界工作经验密不可分的,既有互联网工作经验,也有金融工作经验的人高薪难求,只有单方面工作经验的人薪资总体低于各行业平均水平,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发展速度飞快的行业,若能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内积攒经验的话,2-3年左右,肯定能够成为炙手可热的核心人才。
2013年互联网金融公司薪酬信息总结
一、平均水平:8.9万元/年
二、部分岗位薪酬水平:风险控制8万元/年,信息技术5.9万元/年,销售7.2万元/年,财务管理5.2万元/年,人事行政3.8万元/年
三、毕业生薪酬水平:大专2.8千元/月,本科5.8千元/月,研究生7.8千元/月。
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薪酬概况
2014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由狂热逐步走向理性的发展时期,尽管监管层没有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地方政府却纷纷出台指导意见或发展措施,第三方支付、P2P、众筹、互联网理财、网络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在磕磕绊绊中获得较快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既存在思想认识、基础设施和风险防范方面的问题,也存在监管的困境和对宏观调控的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及互联网金融,“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这无疑成为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的有利信号。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正式进入国家决策层的视野,加入到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序列,成为中国金融经济发展中一股潜力巨大的创新力量。
截至2014年12月底,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500家,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金额。到2014年底全年累计成交额超过3000亿元。
数据来源:网贷天下
截至2014年12月,P2P网贷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数量约为39万人,服务的企业超过200万家,带动的相关行业就业人数有6000万人。
二、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洗牌,金融政策鼓励,导致平台增多,交易额增速变缓。
受3013年底“倒闭潮”的影响,2014年P2P贷款市场资金趋紧,政府即将出台监管政策,整体交易规模增长率下滑至18.9%。然而,受国家鼓励金融创新的利好政策影响,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业务模式、流程等方面加以创新,平台数量持续增长。
三、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变更,影响着这个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薪酬策略。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因为金融市场运行完全互联网化,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弱化,金融机构破产或遭受流动性危机而产生的负外部性自然也变小,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也会很旺盛,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第一次出现了大面积的跨界转换,一些新兴职位的出现将决定着这个新兴行业的关键职位族群,也间接影响了这个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薪酬策略随之会产生一系列的快速变化。
1、金融、互联网跨界人才战打响,产品、运营岗位人才紧缺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理财大热背景下催生的一个新兴行业,因此传统的P2P市场构成了新型互联网金融人才库。2014年初阿里巴巴前总裁王涛跨界出任平安健康险首席执行官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而后数十位“互联网大佬”相继入驻平安则正式拉开了互联网和金融行业人才跨界流动的序幕。随着各大银行、基金、证券、保险、信托、大宗商品交易、小额贷款等传统金融机构都明显加强了对于互联网金融人才的招聘力度,而一些互联网大鳄也在储备着金融专业人才。根据《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紧缺度报告》显示,产品经理和运营经理稀缺度最高,和其他行业只有某几个岗位稀缺度在70%左右相比,作为新兴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有10个岗位的稀缺度在70%以上。
2、人才稀缺导致行业薪酬高涨幅
2012年,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成交量仅为200亿元,至2013年则超过千亿,仅2014年上半年的总成交量也早已超千亿。在短短三年之间,成交规模出现了10倍暴增速度。
行业的快速发展势头和广泛的盈利空间受到资本和人才的关注,但新兴行业人才空缺巨大,员工的需求也在呈几何暴增,人才缺口不断放大。互联网金融公司员工高幅度涨薪司空见惯,一般普涨薪水就会达到18%,核心岗位超过25%也是正常的事情。除了涨薪,核心骨干给予期权期股等长期激励方式也很常见。
高涨薪的背后是行业人才的稀缺,毕竟既懂互联网又懂传统金融的人不多,行业发展迅速,人才又难以匹配,“高薪挖角”成为行业企业人才获取的最为主要方式,所以从业人员薪酬涨幅高也是顺其自然的。但“高薪”的背后也存在着人岗不匹配的“薪酬泡沫”,“高薪挖角”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人才的“高开高走”目前仍然是行业的普遍现象。
根据统计结果,互联网金融行业在2014年的总体薪酬水平出现了大幅增长。
3、薪酬打破固有体系,内部公平性成为未来隐患
通过对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进行调查发现,有金融行业背景的产品和运营经理年薪收入中位值可以超过30万,而传统互联网公司行业中位值则在24万左右;产品和运营总监类岗位开价基本在55万以上。人才的稀缺往往带来中短期的薪酬泡沫,企业往往开出高价来解决一时之需,企业固有的薪酬水平和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往往会造成薪酬内部公平性的隐患。
人才的稀缺还会造成短期的人岗不匹配,有1-2年经验的人就可以当上经理,但其阅历、视野和职场成熟度却无法完全胜任,企业很被动地接受着人才的“晚熟”。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行业,企业上升空间会很大、职业通道几乎畅通无阻,在企业2-3年经验的人被晋升和提拔的几率会比其他行业高得多。
4、三年进入“高薪”行业,总监年薪将平均超过85万
2014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行业薪酬涨幅增高,尤其是高管岗位跳槽薪酬几乎翻倍。根据行业报告进行分析,以一线城市总监层级为例,2011年年薪中位值刚刚超过50万,2014年则达到86.4万,二线城市该层级年薪也超过了65万。其中风控、技术、营运、品牌和推广职类总监年薪一类城市均过90万,从2014年起互联网金融行业总监层级年薪开始进入“百万”行列。
此外,因为行业人才稀缺,晋升和提干也比其他传统行业要快,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行业起步月薪为3,000-4,000元,不超过半年就可晋升为主管,基本月薪就达到了6,000-8,000元,不到1年,部分表现突出的可晋升为经理,实现月薪过万。
5、除薪酬福利之外,员工关系管理和事业平台也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吸引人才的重点。
有互联网背景的人才有两个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特点,第一个就是对客户体验的持续关注,他们会抓住客户所需,并延伸到产品的研发上;第二个就是敢于创新或者说不屑于守旧,敢于突破传统的流程、理念和方法。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瞬息万变、市场波动很快的行业,自然人才的流动也注定比其他行业更加频繁,企业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猎聘人才,还需要关注人才的保留和满意度的提高。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行业人才除了关注薪酬福利以外,也特别关注工作事业平台和整体的团队氛围。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行业,与传统金融行业核心员工年龄偏大且求稳相比,职场内的主力几乎都是愿意寻求挑战与创新的85后、90后员工,与直线领导融合的关注度是这些员工进入职场普遍关注的事情,它会影响着行业内大部分员工的工作情绪和对公司的整体满意度。
201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薪酬调查数据
2015年,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持续2年的高速发展,行业薪酬水平也持续大幅增长。经过两年时间的积累,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为代表的行业薪酬数据库逐渐形成,对企业参考外部薪酬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企业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薪酬体系,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薪酬水平持续高度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互联网金融行业从2014年起,总体薪酬水平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5年当年核心人才涨薪幅度超过20%,预计2016年整体涨薪幅度仍然会超过15%。
高级人才更为稀缺,涨薪幅度远高于基层岗位,虽然预计2016年涨幅与2015年相比会下滑,但涨薪幅度仍然会领跑全行业。
二、核心岗位薪酬数据统计
根据对一线城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公司核心岗位的薪酬进行调查,总体水平高于传统金融行业,其中,产品、运营、风险、技术类岗位工资水平相比较其他岗位更高。
2015年一类城市互联网金融行业核心岗位薪酬表
相对一线城市而言,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互联网金融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地域位置缘由,薪酬相比上海、北京、深圳较低。
根据互联网金融行业薪酬系数来看,上海、北京和深圳薪酬水平最高,杭州因为互联网公司多,薪酬水平超过广州。
三、分层级薪酬数据统计
(四)员工级
互联网金融行业总体起薪水平在金融全行业中位居前列,其中技术、风控、行政等基层员工与其他行业的薪酬水平大致相当,业务人员基本薪酬普遍不高,基薪范围基本在2500-3000元,收入的绝大多数取决于业绩表现。
四、年终奖月薪倍数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超过40%的公司年终奖为1-3个月固定工资,3-5个月的占28.5%,只有3.5%的企业超过5个月。
2015年互联网金融公司薪酬信息总结
经统计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中,产品与技术人员约占总人数的40%,市场运营与客服人员占比约30%,其他行政、财务人员约占30%。互联网金融行业85%的人才都是从其他的行业跨界而来,该行业对于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最高。就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需要大量的金融和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新产品研发、网络推广和风控方面的专业人才都非常稀缺,这算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薪酬较高的原因。
然而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控制和规范,预计在2016年从业人员综合薪资将回归理性,比如,运营、客服、市场等行业非核心竞争力岗位的薪酬或将率先调整到市场的正常范围。另外,风控、技术、数据等复合型较高的人才依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于这些领域的人才,薪资水平还会处于偏高的水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