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资讯 

电商金融发展中心车健:借势供应链金融 电商掘金新领域

时间:2016-12-08 来源:未知 责编:
      在之前结束的杭州G20峰会上,作为提升全球贸易一种途径的“电子商务”,首次被列入G20杭州峰会公报之中,公报称,欢迎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对加强数字贸易和其他工作的兴趣,并注意到其关于构建全球电子商务平台的倡议。
      对于正处在转型阵痛中的中国制造业及各行业众多中小企业来说,电子商务的作用至关重要。在给传统制造业带来模式革新的同时,电商也面临着如何突围现有竞争格局的境地,巨头们将焦点转移至供应链金融,纷纷出手布局。
      归位于传统行业的电商
      在2010年,监控数据显示,仅有3%的私人消费来自于线上平台,5年后的2015年,中国市场中通过网络购物的数字近乎翻了三倍,达到4.1亿人次,线上渠道的消费总额已占私人消费的15%。
      发布上述数据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竞争及企业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尽管中国经济有所放缓,但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长速度仍有望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到2020年私人消费将达到6.5万亿美元的规模。报告显示,到2020年,私人网上消费将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并占私人消费总额的24%。网络购物规模将达到约1.9万亿美元,42%的私人消费增长将来自于网络消费。
      另有数据显示,到2015年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36亿,至2016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7.1亿人,手机网民达到了6.56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快速发展,2016年上半年,中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8.2%,其中网上商品的零售额增长26.2%,占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1.6%,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子商务规模最大的国家。
      2013年是业界认为的电子商务元年,历经三年的飞速发展与创新,种种数据表明,十多年前被称之为新兴行业的电商,已经划归为传统行业。仅以阿里系为例,2016年截至目前数据显示,淘宝上的商品已经超过10亿种,卖家超过1000万,活跃卖家超过300万,天猫商家超过15万。除此之外,京东、一号店、苏宁、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各项数据也不容小觑。
      电商归位于传统行业,从一方面来说,让这一曾经的新兴行业发展更加趋于稳定,开始跟线下其他传统行业一样,商品供应链、终端用户管理、平台管理体系也更加臻于完善。而另一方面,这也要求电商平台在求稳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去打破现有固态发展模式,如何规避盲目的创新与扩张,寻找新的企业战略拓展点。
      供应链金融成电商掘金新战区
      进入2016年,“互联网+”风口下的电商平台蓬勃发展,金融作为觉醒力量逐渐出现再各大电商战略布局中,且发展迅速。
      相比线下的实体零售店,电商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消费者在线上购买更具备便利性和快捷性,而平台去中间化通道的特点,让电商的价格服务更加透明高效。电商也比线下实体企业更容易搜集到平台上的用户大数据,实现大数据精准营销。以上几个因素共同促成了电商在过去十年的高速增长,前端连接主流供应商、后端连接海量用户等特点,形成了庞大的供应链金融、消费信贷、个人理财等需求。
      据电商金融发展中心主任车健分析,电商面向平台供应商提供投融资服务,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既能有效解决供应商融资难题,又能延伸电商平台的纵深服务,与银行、供应商之间可以实现互惠多赢。从阿里巴巴、亚马逊,再到京东、国美,发展供应链金融正成为电商巨头抢占市场份额、突围现有竞争格局、争夺供应商的必经之路。
      所谓供应链金融,是将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提供融资服务,解决供应链上资金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促进供应链循环。与传统银行信贷不同,供应链金融是利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物流企业的资信能力,缓解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企业由于抵押、担保资源匮乏而面临的融资难题。
      在传统商业领域,出样和存货的比例较高,导致存货占用了传统商品流转业大量的宝贵资金。虽然电商可以从理论上实现“零库存”,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电商供应商——中小企业依然要承担着资金周转的压力。
      但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银行类金融机构一直是供应链金融服务市场的绝对“主角”。但现实是,传统银行模式对于资产资质、抵押物等“高门槛”要求,需要土地、固定资产等相应的抵押物,这些要求让广大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供应链金融服务,只有少数企业可以拿到融资。此种现状为电商布局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契机与广大的市场。
      电商平台提供的供应链融资和其他一般的贷款融资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需要通过物流中的货权动态管理等进行实现,电商供应链融资模式包括订单融资模式、应收/应付账款融资模式、仓单质押融资模式以及委托贷款融资模式。
      阿里巴巴、亚马逊、京东、苏宁等电商在几年前便开始了布局供应链金融的尝试,如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京东金融的“京保贝”和“京小贷”、苏宁云商、国美金融的信云贷等。
      风险控制应回归真实贸易中来
      在众多电商平台大举涉足供应链金融领域之后,其风险控制问题也成为业界关注焦点。从风险来源来看,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来自四方面,一是来自客户的风险;第二来自自身的风险;第三来自政策面的风险;第四则是来自供应链金融体系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尤其是风险评价体系关注差异化,供应链金融的受众主体基本是寻求经营性贷款的中小企业主,金额特征在5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风险喜好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数,这种情况下,与其他金融产品风控相比,很难用标准化的模型来量化。而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功能,应该是充当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桥梁。
      供应链金融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小企业贷款,而是作为供应产业链条中的串联模块。一条供应链中可以嵌套数个供应链金融链,包含不同的融资品种和服务内容。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其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供应链金融应回归到真实贸易中来,以生意人的方式来评价借款人的市场信用,审核借款人资质,审核贸易背景的真实性,是否有清晰核心企业资金流,并有效监管质押货物。通过严格的风险制度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
      为了切实达到风控的有效性,部分电商平台还引入了商业保理金融服务,以加强供应链金融的风控,将相关风险转移至保理业务。对于电商来说,保理业务的引入将应收账款提前变现,从而补充营运资金,减轻财务管理压力,从而减少风险。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以利用手中有限的资金去购买到更多的货物,加快资金的周转,在借助担保的过程中,可以延长付款期限,进行先收货后付款的形式,避免出现商业欺诈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模式升级的自然演化,具有深厚的行业根基。在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兼具金融的爆发力和行业的持久性等特点,让供应链金融得到了深入发展,当然,供应链金融落地电商平台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整合多方资源,不断完善交易闭环,优化整个线上供应链体系,实现交易闭环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将供应链金融服务与电商平台紧密结合。这样以来,才能惠及中小企业,解决企业的的痛点、难点,提升整个产业链快速向前发展。

相关阅读

深耕情绪消费,创新产品形态,是IP保持生命力的核心法则。酷乐潮玩自2023年10月推出原创IP"豚豚崽&quo[详细]
冲劲儿,可能是陈梦、周冠宇赛场获胜后的酣畅;韧劲儿,可能是罗振宇、刘擎、倪萍工作破局后的欣慰;好劲儿,更可能是杨丽萍、陈[详细]
有人在越过山丘,保持冲劲儿;有人在寻找最优解,不减韧劲儿;有人在走少数人的路,选择好劲儿……[详细]
近日,舍得酒业(SH600702)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15 76亿元,环比增长75[详细]
4月25日盘后晚间,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SH600702,以下简称舍得酒业)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一季报显示,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