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资讯 

企业赢利新词汇,郑永好首创利润技术派

时间:2016-12-12 来源:未知 责编:
     在针对未来企业转型发展方向的年度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与会政府高层人士向民营企业发出警示,表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民营企业将会面临增长速度触底期,金融风险集中释放期,新旧增长动力转换空白期等“三期叠加”的连环冲击。如果没有及时应对,企业可能会完蛋。
 
     小标题:掌握民企盈利的核心技术

     而面对“三期叠加”的民企发展困境,中国民营企业盈利痛点解决方案第一人,中国民营企业培训第一人,企业长青教育集团董事长郑永好首创“利润技术派”,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企业要掌握民企获取利润的“技术”。

 对于一个企业盈利的“新词汇”,“利润技术派”谈的其实是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盈利痛点的老问题。潜心中国民营中小型企业培训市场14年的郑永好导师,被称为国内企业培训界“最懂民营企业的导师”,他的许多著作,被海尔、波司登、万科、莱钢集团、阿里巴巴、TCL集团等知名企业选为企业内训教科书。

     在郑永好导师看来,企业做不好,没有掌握“盈利技术”是关键。企业的核心是“利润”,经济转型说的其实是盈利模式转型,企业升级说的其实就是盈利方式的升级。如何升级?更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为企业找到能够始终盈利,长期盈利,轻松盈利的办法,而在郑永好导师看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就是“利润技术派”。
 
     小标题:干货+解放老板

    和市场上现有的企业咨询和培训不同,“利润技术派”着眼于两个领域。

     首先,“利润技术派”追求的是简化理论专讲做法的企业培训教程。全要素生产、供给侧优化、“互联网+”……,这些高屋建瓴的药方,逼的民营企业家们不得不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上新经济的节奏。但学的越多很多人反而越困惑。内部风波后院失火,“互联网+”就能解决问题吗?企业越办越累,供给侧优化了就能当好 “家”了?利润越来越少,再玩全要素生产“钱途”在哪里?往往是一堂培训掌声雷动,但坐回办公室还是内心空空。

     郑永好导师的“技术利润派”培训,却恰恰相反,统统都是实打实的干货。在郑永好导师看来,搞懂了盈利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理论就无足轻重。什么新经济老经济,传统经济互联网经济,能盈利的才是正确的方法。“利润技术派”正是以解决企业盈利痛点为主线,对整个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拆解。把复杂的企业经营拆开揉碎,将细节展示给培训者看,再重新组装成一个有机的企业运营整体。堪称从零开始,手把手为教经营者如何正确经营。

     其次,是“利润技术派”关注如何“解放老板”。在郑永好导师看来,民营企业的良好势头难以持续,关键在老板太辛苦,在中国办民企,越是成功的企业家越是被逼成了八臂哪吒,生产、营销、市场、产品统统都要一把抓。企业家无法摆脱企业经营的沉重负担,自然无法进行冷静长期的战略思考。而企业发展的极限,往往也是企业家个人精力走到极限。
 
     小标题:引导民企经营者回归本质

     所以郑永好导师的“利润技术派”在关心如何实现企业盈利,更关心如何帮助老板抓大放小解放身心。

     在人力上,“利润技术派”点出来人力的关键是鉴别真一伙人和假一伙人。

     在营销上,“利润技术派”点出营销的核心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把握爆点和利润。

     在运营上,“利润技术派”提出的是用以利润业绩为核心的制度化的质询、评估、预算来确保整个运营行云流水发挥最大效率。

     “利润技术派”关注企业长期盈利,更关心如何帮助企业家成为能够为企业长期盈利贡献领导力的成功经营者。

     平心而论,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当前的经济环境仍然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竞争来自外部也来自内部,来自政策也来自理念。

     但正因为如此,“利润技术派”的出现就越发显得弥足珍贵。郑永好导师表示:“利润技术派能够引导民企经营者回归本质,帮助民企经营走出空泛的理论回归具体操作。企业培训的重点将重新回到解放企业家个体,和实现企业持续盈利这两大主题中去。这不仅对能指导今天的民企转型意义重大,也或许会为未来民企“百年老店”的成功诞生提供契机。“
 

相关阅读

深耕情绪消费,创新产品形态,是IP保持生命力的核心法则。酷乐潮玩自2023年10月推出原创IP"豚豚崽&quo[详细]
冲劲儿,可能是陈梦、周冠宇赛场获胜后的酣畅;韧劲儿,可能是罗振宇、刘擎、倪萍工作破局后的欣慰;好劲儿,更可能是杨丽萍、陈[详细]
有人在越过山丘,保持冲劲儿;有人在寻找最优解,不减韧劲儿;有人在走少数人的路,选择好劲儿……[详细]
近日,舍得酒业(SH600702)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15 76亿元,环比增长75[详细]
4月25日盘后晚间,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SH600702,以下简称舍得酒业)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一季报显示,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