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从1978年改革开放民企经营放开至今,中国民营企业也是走到了由而立到不惑的关口。随着在国民经济生活中比重日益突出,民营企业自强自立虽然已经不是问题,但对于如何找到一种方法,能让企业真正能做到利润长存,企业长青,仍然让许多民营企业家深感困惑。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 企业由而立至不惑的过程,让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家都身心俱疲,甚至有人笑称:在中国当民企老板,不是企业给老板赚钱,而是老板给企业打工。虽是戏谑之词,但中国民营企业家经营之艰难,经营之困惑仍可见一斑。
对此,潜心中国民营中小型企业培训市场14年,被称为 “中国企业赢利方案第一导师”,“利润技术派”的首创者,中国民企企业长青教育集团董事长郑永好先生指出,问题的关键在“技术”。
什么是“赚钱”的技术?
14年服务于民营企业成长的经验给予郑永好导师最大的感触是,要让企业长青,要让利润长存,中国民营企业家最缺的不是理论,而是实操。做企业要赚钱,这个道理其实人人都懂,但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企业赚钱,这个实操上的技术问题才是关键。而这,也成为区分新民企和老民企的关键差别。
在郑永好导师看来,老民企做的是企业也是江湖,企业经营是上有贵人中间有朋友下有兄弟,不讲什么市场产品用户客户,一切全凭关系说话;企业服务于“关系”,所以老民企做到最后,全是为贵人打工为朋友打工为兄弟打工为银行打工,企业老板只落下满心操劳一身病,甚至是一身官司一身债。
郑永好导师提出的“利润技术派”指导下的新民企则不然,新民企围绕利润这个核心问题,企业经验服务于利润。围绕“利润”这根指挥棒,郑永好导师的“利润技术派”提出了打造新民企的六大关键性技术要素,包括:如何打造以命运共同体形式围绕企业的“一伙人”的技术,如何形成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服务的技术,如何设计一套符合商业规律的利润模式的技术,如何建立一套简洁有效的营销系统的技术,如何保持企业稳定健康运转的管理运营技术,如何成为有修为高质量的企业领袖的技术。
通过这具体的六大技术,“利润技术派”使得企业和利润联为一体,所以新民企,就自然就不存在企业难赚钱,难长久赚钱的问题。
“洋和尚”的技术能不能玩转?
老民企围绕“关系”来经营的特点,固然决定了它们无法解决实现持续盈利的“技术性”问题。那么能不能一步照搬教科书上的西方管理模式,来实现利润的“技术”问题呢?在郑永好导师看来,没那么简单。
西方管理经营和企业经营之道,固然章法有度科学细致,但如果直接照搬到当前中国民企,却存在双方的发展阶段不一致的问题。西方民企的普遍特点是,至少都是经历了数代经营百年老店,数百年老店,所以企业经营至少有四大特点。
其一,是业务复杂
西方“老民企”,其经营历经时代变迁业务复杂程度远非二三十年的新生中国民企可以比拟。
其二、是产品多元
论起家,杜邦是卖丝袜的,诺基亚是造纸的……,因此他们今天的产品多元化程度无不与当初的核心内容差距极大。
其三、是管理分散
百年老店历经数代,叔伯子侄多次分权、整合,已经不太可能拥有一个以固定企业家领袖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