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佲家】明清时代,铜器制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不但数量大,而且品种多,制作之美、工艺之妙、花样之多,着实令人称道,有些器物所展现的高超的艺术水平可谓无与伦比,连今人都感到望尘莫及。铜器种类丰富,而且独具艺术特色,历来被中外藏家视为重点收藏的宝物。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各种类别与形制的器物枚不胜举,争奇斗艳,堪称大观。铜器作为一项中国传统的收藏门类,古而有之,明清所造的铜器,以其典雅精致的形制和炉火纯青的工艺,深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李先生诚意出手的白铜康熙通宝铜钱纹提梁壶,口径长6.6cm,底径长6.6cm ,高9.6cm,乃大清御制(款),可见此物为皇家御用品,十分贵重。整器以白铜精制而成,壶身上方肩部左右两侧各有13枚康熙通宝铜钱分列其中,壶身后方与壶嘴旁各铸有4枚康熙通宝,远处一看,阵势壮观而美丽,币制精美,字体端正清晰,非常震撼。壶盖上身刻有一条鱼,鱼麟细腻,雕刻巧妙,鱼尾巴散开仿佛一朵绽放的花儿,极具美感。鱼身屹立在壶盖上,犹如一条畅游大海的鱼儿,生动有趣,栩栩如生。壶把安装于壶身上方的肩部,状如半月,提一把茶壶如同拎一个小菜篮,很有意思。壶把手握之处有竖条齿纹打磨,手感甚佳。整器形态构思巧妙,造型独特,铸工精美,雕刻工艺高超,乃匠师匠心独运之佳作,具有鲜明的清代特征,让人叹为观止,值得藏家倾情收藏。
传说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上,他喜欢吃茶,对吃茶也很讲究。可是苏东坡认为紫砂茶壶都太小了,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因而他想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一把大茶壶。然而苏东坡发现茶壶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一做做了好几个月都依旧一筹莫展。
一天夜里小书童提着灯笼给苏东坡送来夜点心。苏东坡手捧点心,眼睛却朝灯笼直转,心想:哎!我何不照灯笼的样子做一把茶壶?说做就做,苏东坡仿着灯笼的样子做了一把茶壶,由于茶壶是用来煮茶,倘若壶把装在侧面肚皮上,火一烧,壶把就烧的乌漆墨黑,而且烫手。怎么办?他想了又想,抬头见屋顶的大梁从这一头搭到那一头,两头都有木柱撑牢,灵机一动说:有了!赶紧动手照屋梁的样子来做茶壶。经过几个月的细作精修,茶壶作成了,苏东坡非常满意,就起了个名字叫提梁壶。
清代铜器凭借其精湛的铸造工艺,独特的外形设计,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李先生诚意出手
的白铜康熙通宝铜钱纹提梁壶,设计巧妙,造型美观,极具艺术价值,有一定的收藏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领涨铜器市场价格的先锋。
如果您想收藏李先生出手的这款白铜康熙通宝铜钱纹提梁壶,赶紧联系广州佲家传媒询价吧!
文章及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佲家传媒受持宝人委托而发布,本文章均由持宝人提供,属持宝人个人观点之阐述(非佲家传媒之观点)。凡本文章注明“来源:XXX(非佲家传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佲家传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佲家传媒联系的,请致电4001014797,联系邮箱:2670519649@qq.com,官网http://www.mingj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