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成国内湿地生态修复行业第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合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矿股份,830856)启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一期投资2000万元用于实验室的初步建设。
该实验室的设计以国际实验室认可委(ILAC)、美国(SEFA)协会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作为依据,根据后期试验流程和技术工艺来规划设计,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功能来确定水、电、通风、供气等系统配套,与实验楼的设计同步明确。
实验室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由功能划分、通风系统、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汇流换气系统、空调系统、特种实验室、建筑荷载、LIMS系统、实验室基础装备系统等十大核心系统组成。
2015年,合矿股份已打造出一个拥有雄厚实力、并符合国家实验室CNAS认证标准的高规格湿地生态修复研发中心。
2016年合矿股份与清华大学签订技术开发合同,由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侯德义教授与合矿股份技术团队合力进行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工作,合矿股份已处于业内技术领域第一梯队,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使合矿股份技术水平将保持超过同行业公司3年的优势。
合矿股份总工程师、湿地生态修复研究所所长马李列指出,污泥技术选择应该遵循安全、可靠、先进和资源回收的原则。另外,不同地区的污泥泥质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均存在差异,污泥行业需要的不是单一技术,而是整体的解决方案。
合矿股份因地制宜建立了一系列囊括“湿地—河流、湿地-临近区域、湿地-湿地子系统和极端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技术方案供应体系,确保覆盖全方位湿地修复市场。
合矿股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将填补国内关于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相关技术空白,也将进一步增强合矿股份技术输出的能力,初步预计建成后,将为合矿股份每年带来1-2亿元的营业额,这将为合矿股份的资本、市场战略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