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这是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互联网金融,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肯定。中央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总体上是鼓励和支持的,但同时又是谨慎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打破传统金融业的垄断地位,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因此,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现任世界著名金融机构日本野村证券公司亚太区固定收益部门副总监罗鼐指出——随着2015年国家多项监管举措先后出台,互联网金融将告别野蛮式增长的态势,进入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轨道。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的边界、业务规则和监管责任;紧接着,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为非银支付"立规矩",促进支付服务市场规范发展。罗鼐认为,互联网下金融市场日益发展的规范化、法制化,将对现有金融行业包括传统金融行业彻底洗牌,但这是融入市场化国际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
罗鼐1997年从华东理工大学取得工学学士后师从现在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著名经济学家张军教授,于2000年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同年远赴海外求学并在2002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工程学硕士学位。他长期以来一直服务于世界顶级金融机构,致力前沿金融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近年来集中研究和大中国地区市场相关的金融和理财产品,心系中国金融命脉的发展。
之前在权威财经新闻媒体“第一财经”新闻采访直播中,罗鼐表现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整体乐观态度,同时也深度剖析了当前所谓“资产荒”现象所反映的金融体制和投资者观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有投资理财需求的企业和个人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随着中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金融理念也在不断革新。互联网与金融业的交互融合更使人们对金融市场体系本身有了新的反思和认识。我们希望谙熟海外金融市场的专家多为促进中国金融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