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聚焦 

套保需求催生供给 场外衍生品市场渐趋活跃

时间:2017-09-13 来源:未知 责编:

随着A股市场逐渐企稳回升,向来小众的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活跃度也有所提升。统计数据显示,券商场外期权市场单月新增规模今年以来持续走高,这一现象有望得到延续。

期权业务规模逐月提升

中国证券业协会及中证报价系统披露的月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证券公司的场外权益类衍生品新增初始名义本金,同比变化不大,但其中期权业务新增规模逐月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1月、2月份,单月新增场外期权业务规模均不足150亿元。但到6月份,这一业务的规模已经升至近320亿元。与此同时,场外期权业务单月新增交易数量也由年初不足450笔增至6月份超过1100笔。

另一方面,场外衍生品市场格局也出现细微变化,通过中证报价系统开展业务的比例明显提高。以今年6月为例,场外新增业务中通过报价系统开展的规模占比首次突破10%,达到11.93%,并且较2016年全年平均占比不足3%大幅提升。同时,私募基金在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占比也有所提升。期权标的中,A股个股期权占比也明显增加。

套保需求增加

沪上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越来越多的投资经理采用场外期权方式,来控制旗下产品的回撤幅度,这构成了场外期权的需求上升。一些业内人士也表示,和场内标准化期权相比,场外的衍生品更具灵活性,券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相关产品,因此更受一些具有套保需求的私募基金欢迎。

记者从某大型上市券商处了解到,其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已开发出了看涨期权、领子期权、存量管理等多个不同构架的期权产品,并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以控制回撤的需求为例,通过定制化的产品,客户可以收获股价上涨带来的最高20%收益,同时只承担股票下跌幅度的70%,以降低所持股票波动风险。

前述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周围的确有越来越多的投资经理购买场外期权方式。不过他认为,目前场外期权产品普遍收费水平还较高,只适合于规模较大或者对回撤幅度控制特别严格的专业投资机构。

在某资深衍生品市场研究人士看来,作为新生的对冲工具之一,市场也在慢慢接受场外期权等产品的过程中,但从长远来看,未来了解并使用期权在内工具的专业投资人数量将越来越多。

场外商品期权萌芽事实上,在场外市场中,除了场外股票期权渐渐活跃外,场外商品期权也逐渐得到一部分大宗商品现货商和期货投资者的认可。深圳某资深期货机构人士表示,部分大型期货公司的场外商品期权也受到欢迎,特别是现货做得比较好的机构,更倾向于通过场外商品期权进行套保甚至投机。

“因为场外商品期权一般是欧式期权,意味着在商品期权的存续期间,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已被对冲。另外,那些对现货非常有信心的机构人士,也倾向通过商品期权进行投资。”上述人士坦言。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证券公司长期以来产品单一,服务投资者的手段不够多元化,而大力发展包括场外期权在内的证券市场柜台业务,满足机构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提高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关阅读

近期,2021法国创新设计大奖INNODESIGN PRIZE获奖名单公布。设计师薛杨设计作品《他们和七七的故事》从全球[详细]
12月31日晚八点半,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成都高新金融城演艺中心精彩开讲。本次罗振宇以原来,还能这么干为年[详细]
2021年双12天猫年终购物节战报出炉,剑南春天猫平台官方旗舰店以超高人气和火爆的销量,勇夺天猫双12白酒品牌旗舰店交易[详细]
黄金水岸又传捷报!2021年11月30日10时,经过全体参建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九江心连心1 高塔复合肥项目实现成功开车[详细]
双 11不仅是观察中国消费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更能充分展示我国消费格局的变化及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刚刚落幕的双11成绩依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