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聚焦 

发改委:18家PVC经营者实施价格垄断被罚4.57亿

时间:2017-09-27 来源:未知 责编:

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接到举报,反映部分聚氯乙烯树脂(以下使用其英文简称“PVC”)经营者实施价格垄断,联合推高PVC销售价格,加重了以其为原材料的下游企业成本负担,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接到举报后,国家发展改革委随即开展了反垄断调查。调查发现,18家涉案企业在2016年销售PVC产品的过程中通过微信群多次达成了统一涨价的垄断协议,导致PVC市场价格明显上涨。涉案企业的上述行为已违反《反垄断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于近日依法对18家涉案企业处以2016年度相关市场销售额1%—2%的罚款,共计4.57亿元。

作为重要的通用塑料原材料之一,PVC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建材、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等领域,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据统计,涉案企业去年累计生产PVC达12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四分之三,其经营行为对PVC行业具有重要影响。

调查显示,2016年3月至12月期间,涉案企业以“西北氯碱联合体”的名义先后召开6次会议,交流市场行情、讨论产量销量,并通过微信群达成了13次价格垄断协议,共同联手推高了PVC售价。其中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作为“秘书长单位”和“理事长单位”,先后牵头组织了“西北氯碱联合体”的6次会议,并通过微信群多次主动提议涨价,在案件中起主导作用。其它16家涉案企业参加了“西北氯碱联合体”会议,并在微信群中响应、支持上述两家牵头单位发出的涨价提议。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所有涉案企业均实施了达成的垄断协议。

本案中,涉案企业的违法行为对市场竞争秩序、下游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均造成了损害。一是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违法行为严重排除、限制了PVC市场的竞争秩序,也不利于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加重了下游企业成本负担。违法行为推高了PVC售价,加重了以其为原材料的相关企业成本负担。三是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PVC售价快速上涨,导致下游家具建材、家用电器、建筑型材等产品的价格上涨,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近期,2021法国创新设计大奖INNODESIGN PRIZE获奖名单公布。设计师薛杨设计作品《他们和七七的故事》从全球[详细]
12月31日晚八点半,罗振宇2022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成都高新金融城演艺中心精彩开讲。本次罗振宇以原来,还能这么干为年[详细]
2021年双12天猫年终购物节战报出炉,剑南春天猫平台官方旗舰店以超高人气和火爆的销量,勇夺天猫双12白酒品牌旗舰店交易[详细]
黄金水岸又传捷报!2021年11月30日10时,经过全体参建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九江心连心1 高塔复合肥项目实现成功开车[详细]
双 11不仅是观察中国消费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更能充分展示我国消费格局的变化及经济的韧性与活力。刚刚落幕的双11成绩依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