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独角金融
干的不能再干的一场分享。
当前国内汽车金融究竟有多火?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互联网汽车金融的总市场规模约达1.1万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1.85万亿元,其中互联网汽车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或高达1.2万亿元。
像优信,瓜子,人人车等做交易起家的二手车电商平台都纷纷布局汽车金融,BATJ也来试水,汽车金融的风口正盛。
但相对于欧美成熟市场,我国汽车金融的渗透率极低,汽车金融产品渗透和创新都有着较大发展空间。
3月22日,独角金融联合66号学苑举办的“汽车金融行业私享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天创信用、北京银信财行、美利金融、悟空租车、车e融、人人车、花生好车、趣店、万惠投资、第一车贷、大搜车等60多家平台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汽车金融。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新车金融渗透率约为30%,二手车金融渗透率小于5%;而2014年全球汽车金融平均渗透率已达到70%,中国和领先国家的差距明显。
预计2020年,国内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将提升至40%以上,隐含复合增长率超过22%。
![]() |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市场(新车+二手车)销售量共达3742万辆,同比增长率超过7%,其中,新车和二手车的销量都在同比上涨。
此外,消费金融的兴起,使得汽车金融的万亿蓝海市场受到瞩目,各路资本纷纷入局。
令行业为之一振的是,主打汽车金融的易鑫集团在2017年11月赴港上市,虽然各汽车交易平台模式各有不同,但是汽车金融这条路已经有了先行者。
美利金融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对独角金融表示,“在汽车行业利润中,60%的利润都来自于服务领域,汽车后市场利润远超汽车交易市场。互联网汽车平台现阶段主要扮演的角色是“流量入口”,单纯做导流是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生意;于是,大家纷纷转向金融业务,谋求企业更高的利润发展空间。”
因为汽车市场足够大,用户足够多,互联网汽车交易平台做金融想象力巨大,但天花板也很明显。
易观汽车出行行业高级分析师赵香向独角金融表示,“
诸如风险管控标准严格和个人信用数据难以共享的冲突问题、大众消费习惯的问题等。”
而最让企业们头疼的问题,其实是风控问题,因为贷前和贷后面临着诸多风险。贷前主要是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如申请材料虚假、门店道德风险、申请材料信息不足、车辆估值过高等等。而贷后风险则包括车辆多次抵押、车辆丢失、车辆过度损耗或发生事故、车主无力偿还贷款等等。
针对汽车金融的这些风险,汽车抵押资产服务商车贷贷有自己的一套风控模式,其风控总监阮晓辉表示,车贷贷的风控主要是建立了从总部到门店的垂直管理风控系统,以直营门店的形式做业务。
![]() |
提供风控解决方案的天创信用高级副总裁陈黎明认为,未来的汽车金融行业主要有三大发展方向:“广、快、易”——广,获客渠道要拓展,注重线上线下联合拓客;快,审批效率要快;易,提交的材料要少,客户体验要好。
![]() |
2018年的金融创新市场,尤其是信贷领域,基本已经形成了固定“场景+风控+资金”模式,新的模式几乎被探究完毕。
从创业来看,在2018年汽车金融或将凭借着利润丰厚、正现金流等特点成为信贷行业仅剩的创业机会。
如何凭借对时机的把握,从竞争激烈的汽车金融领域脱颖而出,已成为眼下众多汽车金融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独角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