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宏观经济 

告别“数量冲动”

时间:2018-09-11 来源:未知 责编:

  毛建国

  2017年全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共授权发明专利42.0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自2011年起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中国的受理量更是超过了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专利局四方受理量的总和。但这样的变化却让人喜忧参半。

  高数量专利申请背后仍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专利工作中的“数量冲动”,当然也存在企业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项目而编造和购买专利的乱象、部分单位重数量轻质量致专利成果转化难等问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科研实力,特别是核心技术的支撑。如果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专利水平是科研实力和核心技术实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提高专利水平当然刻不容缓。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专利申请的初心发生了偏差,专利数量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同步提高。专利不是摆设,可有些专利仍然只是“看起来很美”。

  当前,一些地方对于专利申请有着不同程度的激励政策,有些地方对于发明专利的补贴力度达到2万至4万元不等。奖励和补贴本是好事,但就怕遇到一些地方要政绩,一些企业要奖励,一味地求专利数量的增长,至于能否授权或转化并不过多在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专利“数字冲动”的形成。

  如一些企业为了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拿政府奖励、为完成专利申请指标,不惜批量“造假”;也有专利事务所代理大量“垃圾专利”,进而被列入“黑名单”。2017年,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事务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入重点监控对象名单,主要原因就是代理的垃圾专利太多,一年申请专利1.4万余件,而授权率仅为1.9%,注水严重。当然,一些企业申请专利只是为了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证、领取政府补贴或是评定职称等其他诉求的现象也较为严重。

  乱象频出导致创新价值观被扭曲、创新秩序被扰乱,许多企业申报专利的目的背离制度设立的本意。不仅扰乱了创新生态,浪费了社会资源,也影响了决策部门对科技进步的客观认知。而真正创新的企业却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让善于投机的企业钻空子。靠着这种“伪创新”,再美好的蓝图也很难成为生动现实。

  因此,面对专利数量与质量的严重不匹配,应该多想想专利申请的初心。一些地方政府更应该淡化数字指标,改变财政奖励补助资金的使用方式,让奖励补助资金真正起到应用的作用。此外,我国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还远远不够,要对专利侵权加大追偿力度,与政府奖补形成合力,切实发挥其激励作用,才能更好推动企业创造出真正有价值、有市场的高质量专利来。

  总之,专利的数量与质量并不矛盾,但如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追求数量,倒不如不要数量,专利大国应实打实,不该含任何水分。

相关阅读

春山可望觅心安,焕发心灵新光彩——访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心理专家贾茗寓贾茗寓,是国家首批心理咨询师,[详细]
在西方文明发源地——希腊召开一场白酒的新品发布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当地时间9月19日,以与世界[详细]
以前种一口牙要一辆车,现在政策落地了,能让老百姓种得起牙,种的好牙了,还能享受免费的种牙保险。一位来泰康拜博口腔治疗张阿[详细]
最新出炉!舍得老酒价值全息释义一瓶舍得老酒蕴含着哪些要素?舍得酒业用一则生态故事大片给出了精准答案。10月23日,舍得酒[详细]
11月6日上午,由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省投资促进局联合主办,山西省民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