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森 (公众号ID:AndsonVision)
![]() |
请不吝转发朋友圈,让更多朋友阅读,一同探讨。
央妈再次释放2600多亿人民币的MLF,这可以说是我们A视野又一次实战预测胜利!
在过去几个月,我们反复预测,抛开年中的降准,今年下半年还会有挤牙膏式的放水。事实上,我们不仅猜中了结果,更准确预测中了方式。
接下来最大的悬念是,2018年会不会继续降准?从目前的基本面来看,这个概率非常巨大,值得我们期待!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大言不惭”的说,自A视野创立以来,我们的预测基本上属于高度精准。
不过,从长期趋势的预测来看,这个还有待后续验证。也因此,A森(ID:AndsonVision)始终保持一个对市场和经济规律的敬畏之心。坦率说,是诚惶诚恐。
当然,A森(ID:AndsonVision)也很清楚,截至目前(2018年9月中),我最给很多人争议的两个预测,一个是中美纷争,一个则是美国经济未来走势。
尽管之前我已经写了很多,但是,貌似现在的人不太看逻辑,也不太有耐心,更不关心现象下面的实质。
非常轻率的下结论,仿佛是一种时髦。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A森(ID:AndsonVision)依旧坚持“独立、冷静思考”。因此,今天我们还会把这两个问题再次综合起来,深挖最新的情况,为大家解剖:
夹缝中的中国经济
——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那些台面上的大佬个个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属于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而从大佬的角度,为了凝聚人心,基本上也都愿意竖立这样的人设,好让自己本已不多的选择变得更有操作空间。
但是,对于真的熟悉历史、经济、政治和人性的人来所,这是最大的谎言。
当我们仰望这些大佬如同星空的时候,其实他们的选择往往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小的多,甚至可以这么说,混得越往上的人,其抉择的范围反而更加小。
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有那么多的经济危机、战争、饥荒等不幸的事情。
回过头来聊聊眼下的全球经济核心,美国,事实上,它目前的选择面可能比大多数吃瓜群众想象中的要小的多。
当特朗普上台的时候,美国的国债就已经飚到了19万亿美元,比美国的GDP还要多2万亿美元。
在他不计代价的“税改”1.5万亿美元,外加大基建3000亿美元后,目前美国的国债规模已经突破21万亿美元。
相比GDP来说,债务的飙升明显要快得多。这就意味着,目前美国的所谓经济增长,其实是负债驱动型的,而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带来的。
近期A森(ID:AndsonVision)在公众号连载《超级帝国 | 美国经济历史》系列。从美国二战以后的历史来看,3% 的GDP增长,是其平均值。
鉴于美国在二战后,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的创新驱动型经济体,3% 这个数据也就意味着,这是截至目前为止人类的智慧、组织方式等综合能力下的增长极限。
而近期美国的GDP增长在第二季度竟然飙升到4%以上,在并没有任何重大技术革命、且不少龙头科技公司都出现盈利下滑的情况下,这明显是人为刺激出来的短期效应。
说白了,是靠烧钱烧出来的效果。
问题来了,钱哪里来?
作为储蓄率非常低的国家,这就意味着其不得不向其它国家伸手借了。[page]分页标题[/page]
——
在过去,美国人允许贸易赤字不断扩大,靠进口商品,然后其它国家获得美元后再借给美国人的方式,全球美元的流动性非常充裕。
也正是这个模式,美国终于在2008年以后迎来了10年无危机的“骄人战绩”。
但是,自2014年以后,美联储的加息已经让美国国债的借贷成本越来越高。到了现在,粗粗估算,美国国债的利息就要达到约5400亿美元。这还是在联邦利率只有2%的水平下。
而按照目前美联储公布的计划,人家最最起码要加息到3%以上,那就是仅仅偿还国债利息就要每年花去80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4.7%左右。
这还不是最惨的,更“倒霉”的是,税改太成功了,直接让很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出口赚翻了,因此2018年的8月份数据出来后,华尔街一片哗然:
贸易赤字竟然比特朗普搞事前更加高。
从经济学的角度,这种双赤字同时巨高的结果,从来都是意味着后面的巨大灾难。
原因非常简单 ——
财政赤字扩大,说明你花的多;而进口越来越多,说明你赚钱的本事越来越差。
很明显,特朗普应该是非常清楚这个道理的。
这种情况下,等于是借钱消费不算,连将来还利息的钱都要付不出了,不出事才怪。
所以,他非常执着的要求所有对美大量贸易顺差的国家必须离开改变这样的结果。
这背后的无奈,还有慌得一笔的心情,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在此我们也只能感慨:人民总统埃人民。
估计聊到这里,不少人要说了:这就是特朗普要跟我们中国搞的原因。
错 !!!
2009年的时候,中国的贸易盈余全球第一,大约2000多亿美元,这就是为什么当年敢搞“四万亿”的底气。因为我们的赚得多。
但是,到了2014年开始,中国的贸易盈余在许多“砖家”的一致看空下,开始全面走低。而德国的贸易盈余则逐步飙升到全球第一位。
到了2017年,德国的贸易盈余已经达到了2900多亿美元,相当于中国最巅峰时候的状态。比排第二名的日本整整多了50%,日本只有2000亿美元。至于排第三名的,是荷兰,大约1100亿美元。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早就不是什么出口创汇强国了,我们最多只是贸易大国而已。我们现在出口创汇这个赚钱的能力已经差很多很多了。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为什么在短短几年里就“沦落至此”?
首先2010 ~ 2014是中国老龄化的最新阶段,就是出生人口都明显少了。而我们的出口毕竟还是靠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初级加工,因此老龄化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致命的。
其次,我们的这些砖家,当时天天嚷嚷一大堆外汇储备是浪费。鼓励“藏汇于民”、鼓励“扩大内需”、鼓励“大家出去旅游和买买买”。因此,我们赚的外汇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我们花去的外汇却越来越多。
在此,A森(ID:AndsonVision)真心感觉无比愤恨,砖家误国啊!
我们本来应该用美元想尽办法多买国外的技术、国外资源,并购更多的国外优质企业。但是,就这么被浪费了。
明明已经不可能再靠廉价劳动力来发展经济,明明必须升级产业,却将宝贵的外汇用于吃喝玩乐。
当然,从数据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美国目前跟我们的对搞并不是为了我们的出口倾销。相比德国的强力出口赚钱能力,我们还是差的多了。
事实上,是美国不认为我们和他们是自己人,所以要想尽办法阻止我们成为全球产业链中高端领域的新竞争者。这就是A森(ID:AndsonVision)一直说的,看问题要看几本名,我们和美国那是产业链战争,非常残酷。[page]分页标题[/page]
——
而今美国的政策正在逐步进入自相矛盾的白热化阶段:
加息、缩表,美国财政赤字持续扩张;不加息,通货膨胀就起来了,而且美联储没有足够的子弹应对下一场危机。
要税改,就不能搞贸易纷争。因为只有其它国家通过出口能够获取美元,才能借给美国人随便花。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其实特朗普正在以一种类似唐吉坷德向城堡冲刺的方式,想要逆周期实施政策。
然而,一切逆周期的努力,最终其实只会加速周期中必然发生的事情,提前到来。
只不过,这种反复挣扎的局面,对于目前正在努力谋求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中国,是非常不利的。
眼下,我们的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而之前过于乐观和宽松的外汇政策又让我们的出口创汇能力受到极大侵蚀。
与此同时,在美国的封堵下,我们要想快速实现产业升级所必须的外部市场、新技术引入等有利条件却在逐步恶化。
而且,老龄化的情况下,内需的萎靡是一种必然。
这就意味着,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高难度的走钢丝局面 ——
内需和外需同时下滑,赚钱的利器 ——廉价年轻劳动力——还在不断枯竭,外汇盈余正在不断下降,国内为了应对经济放缓不得不采用的高债务也已经高到令人生畏的程度…… 凡此种种,使得目前中国经济始终是处于夹缝中求生存。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有人大喊要民企出局,大喊全面国有化,这真的只能用“坏”来形容了。
还有更加“居心叵测”的人,竟然大呼“出口无所谓”。这个绝对是人渣言论!
如果出口不重要,为什么我们不能让美国随便征税呢?反正我们也不想出口了?!这就说明,国家管理层是高度清醒和理性的!他们非常清楚 ——
出口乃中国经济的根本所在,没有出口创汇能力的中国经济,将会是一地鸡毛!!!
因此,所有大呼不用在意出口的人,应该用AK47 直接扫射,因为这是误国,是让亿万人民沦为经济难民的诛心之语。
几百年的经济史早就清晰的证明了这个常识:后进国家,没有出口,即为灾难。
好了,批斗完现在这些“野狐禅”,我们继续讨论核心问题。
诚如A森(ID:AndsonVision)的历史文章里所提到的,中国经济曾经在90年代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但是我们走出来了。
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通过不断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不断与欧美日关系修好的方式,力拼出口创汇。这才有了现在的全球GDP第二的宝座,才有了市场经济的繁荣,才有了千年未有的昌盛。
因此,眼下的经济困境其实并不是无路可走,事实上,目前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如果可以更加积极的推进以出口导向为核心的大政方针,那么,中国经济其实是在“新起点”,未来依旧是前途无量。
说句接地气的话,既然是后进国家,既然自己认为自己还是发展中国家,那就踏踏实实的把目前这个阶段的主要经济任务做好,而不是天天想着反击美国,这才是我们所有国人的幸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视野。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