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26日(记者 郭超凯)五年一度的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25日在北京举行。公安系统982个先进单位、1485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这场全国公安“群英会”,是对公安战线功模集体和个人五年一度的集中表彰,也是首次以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名义对公安功模的隆重褒奖。
过去五年,从广袤无垠的黑土地到丛林深处的边境线,从打击违法犯罪最前沿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公安队伍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和立功集体。
翻阅这份战功赫赫的名册,这群英雄模范有的常年坚守在边陲海疆,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如扎根高原、无惧严寒的沱沱河站派出所民警;有的面对突发案事件,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赴汤蹈火,如战斗在反恐防暴第一线、因战6级伤残的新疆特警张晨阳;有的深入基层,数十年如一日服务百姓、化解矛盾,如扎根社区15年、被民众称呼为“好人警官”的安徽民警李华瑞……从南国到北疆,从线下到线上,他们筑牢了平安中国的坚固“长城”。
公安工作不仅有看得见的危险,亦有无声的战场。新冠疫情肆虐之时,广大公安民警筑起藏蓝“防火墙”,上演了一幕幕舍生忘死的逆行,民警周文辉、韩劲松等人更是积劳成疾倒在了疫情防控一线。
每一枚勋章,都历经淬火锻造铸成。这些荣获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既是全国200多万人民警察的模范与标杆,也代表全体警察的精神与风貌。正是有了他们的履职尽责、舍生忘死,才有中国社会的安定有序、长治久安。
过去五年,广大公安民警栉风沐雨、履职尽责。“团圆”行动为失踪被拐儿童铺就回家之路、“昆仑”行动呵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猎狐”行动抓捕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诸如“云剑”“净网”“净边”“断卡”等专项行动,持续向“盗抢骗”、涉枪涉爆、非法集资、跨境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亮剑”。
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让黑恶势力无所遁形,云南孙小果案、黑龙江呼兰“四大家族案”、湖南新晃“操场埋尸案”等重大案件接连告破。“十三五”期间,全国治安案件查处数较“十二五”期间下降27%;2021年全国民众安全感为98.62%,近5年持续保持高位。
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五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100余名民警、辅警因公牺牲,5万名民警、辅警因公负伤。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
正是有了公安队伍的付出,中国才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平安中国”答卷。
在外界看来,五年一度的表彰大会,是对中国公安队伍所作奉献和牺牲的肯定和嘉奖。历届表彰大会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成为人民公安队伍建设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事实上,除了表彰大会外,这些年中国从不同层面关心关怀广大公安民警,不断加大政策制度层面综合保障力度。譬如,从国家层面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对公安队伍英勇奋斗给予充分肯定;健全完善人民警察荣誉制度和标志体系,评选表彰“时代楷模”“公安楷模”“最美基层民警”,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加大从优待警力度,落实民警休假和健康体检制度,为因公负伤和患急重病民警、辅警提供及时治疗,解决公安民警的后顾之忧。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对公安这个群体的特殊关爱,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爱警敬警的氛围。而“英模效应”也将激励广大公安民警担当作为,在平安中国的每一份考卷上书写出更完美的答案。
25日的人民大会堂,警星璀璨。全国各地的英模民警满载荣誉,从五湖四海赶来。而在接受表彰后,他们又将向大江南北奔去,回归各自岗位,继续守护万家灯火。(完)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