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今年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出现了骗取留抵退税的情况。11月16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兼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介绍,截至11月10日,税务部门通过查处一批涉嫌骗取或违规取得留抵退税企业,挽回各类税款损失合计142.9亿元。
同时,聚焦“假企业”虚开发票、“假出口”骗取出口退税、“假申报”骗取税费优惠等各类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工作。今年以来,已累计挽回税款损失334.33亿元。
蔡自力表示,在防范和打击涉税违法行为方面,税务部门在税收监管各环节实现信息互通、结果共享、风险联防,提升一体化风险防控能力。运用税收大数据开展风险分析和精准选案,实现分类应对:对于通过虚开发票、隐匿收入等手段主观恶意骗取留抵退税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于因计算错误等造成违规的一般过错行为,予以辅导纠正;对于无风险的企业愿退快退、应免尽免,积极支持企业纾困发展。
依托六部门联合打击虚开骗税工作机制,制定22项具体举措,形成更有效打击团伙性虚开骗税违法犯罪的工作合力。今年以来,联合查办骗取出口退税案件1777起;联合查办218起团伙性虚开骗取留抵退税案件,已提请检察机关批捕751人。
同时,曝光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前期,重点聚焦跨区域、团伙性、上下游串联和黑中介参与谋划的虚开骗税违法案件,已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坚持一案双查,曝光了一批税务部门税务人员失职失责、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近日又发布2起骗取留抵退税和2起骗取出口退税典型案例。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